做一個帥氣的卡友很累,這點我真的深有體會。
去年5.21以來,輕卡用戶有些懵圈,尤其是重載版輕卡用戶,到底是該不該換成,能不能上路,好像沒幾個人可以說清,就連專家也一度消失不見蹤影,關于輕卡多少噸比較安全的話題一直在行業內爭論不休。
2019年5月,大噸小標輕卡經歷了先嚴后松的曲折,從6月份重載版輕卡不敢上路,到年底10噸王回歸,輕卡的這次治理本來以為會史無前例地嚴格執行,但還是沒有逃脫100天定律,幾個月之后,輕卡超載治理陸續放開。
一方面,一刀切本就不適用,許多地方全都是重載版輕卡,一刀切就意味著沒有車可以上路,用戶全部買新車又不現實,只能逐步再放開;另一方面,城配輕卡許多都在郊區和市內行駛,如果完全按照總重4.495噸來規定,運力將嚴重不足。
之前有關部門就因此發生意見不合,有部門認為就應該一刀切嚴格治理,另一個部門則認為不能一刀切,要考慮到城配運輸的實際需求,到現在,城配車輛基本已恢復到5.21之前的狀態。
業內專家表示,這這種情況下,用戶選車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決定。如果是專門在城市內跑的車,不用考慮總重問題,因為城市內的輕卡除了有些區域限行會攝像頭拍攝違章以外,對車輛重量并沒有執法人員在路上攔車執法,而那些上高速的車輛就要考慮一下了,因為按軸收費實施之初就有法規明確規定,超載輕卡不能上高速。
雖然之后對兩軸輕卡放寬到18噸,但藍牌輕卡并不意味著就能到總重18噸,這只是暫時的,有關部門像借此收集數據,用于評判藍牌輕卡到底拉多少噸合適,而這段時間,行業內一直盛傳藍牌輕卡有上調總重的可能。
關于上調總重,行業專家還未站出來明確這一消息,只是有些企業和用戶在強力呼吁,把藍牌輕卡的總重放寬至7噸-9噸。當然,還是那句話,在城市內跑的輕卡或會高于這個標準。因此,卡友選車,還是要根據自身的情況,如果在城市內跑配送,買重載版車型無妨,如果主要跑高速,還是建議買合規版輕卡,適當重載,但要有個度,畢竟,超載嚴重在高速上也是不安全的!